3.5元一支的“鐘薛高”,買不買
2023-01-11 13:44:10來源:饞嘴餐飲網(wǎng)品牌新聞
“給兩個學生買冰淇淋,一個4.5元,另一個35元,付賬時我們三個都很尷尬”“天津一女生花160元買雪糕,回到家崩潰大哭”……
在過去的2022年,無法實現(xiàn)雪糕自由的人生,著實讓這屆年輕人懂得了敬畏夏天。作為頻頻翻車“事故”的主角制造者之一,鐘薛高更是以毫無爭議的惹怒網(wǎng)友的方式,成了2022年最受爭議的新消費品牌。不過,或許是深感讓打工族心里哇涼哇涼的“天價雪糕”——66元一支的厄瓜多爾粉鉆、單價突破150元大關的“杏余年”與“和你酪酪”,激起太多“網(wǎng)怨”。所以,繼宣布2023年將在產(chǎn)品包裝上標注建議零售價之后,近日鐘薛高又放出消息,將推出3.5元一支的雪糕子品牌——鐘薛不高。在天下打工族苦“天價雪糕”久矣的當下,來了個180度的大翻轉鐘薛不高,就真能撫慰年輕人被“雪糕刺客”背刺的悲傷嗎?雪糕刺客出沒,連鹿晗都沒躲掉,在魔幻的2022,“不認識的雪糕不要拿,否則會變得不幸”,這句戲謔的調侃已經(jīng)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共識。的確,在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記憶中,雪糕還停留在五毛一袋的雪蓮,一元一支的老冰棍、綠豆沙、小布丁,抑或者是高端到三四塊一個的碗裝冰淇淋。在最高可接受上限不超過5元的主流消費市場,雪糕這個聽起來就非常接地氣的詞匯,確實也很難讓人跟“貴”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但是,輪到鐘薛高,“一支厄瓜多爾粉鉆66”“一盒杏余年156”,即便是最常規(guī)的普通款,一支沒有十幾塊、二十塊也很難下來。所以拿到這樣的一支雪糕,再熱的天氣,都會被它拖拽回冷酷的現(xiàn)實,甚至毫不夸張地說,很多人也都會直接被它刷新對雪糕的認識。不過在驚嘆、懷疑之余,相信很多人也都會心存疑問,當年那個5毛一支的平價雪糕去哪兒了?漲價是一個主要原因。據(jù)南都灣財社報道,從2020年起,雪糕的主要價格帶就已從2至3元上移到了3至5元,在不考慮具體產(chǎn)品以及漲價是否為同樣產(chǎn)品的情況下,整個行業(yè)的價格上浮幅度為50%至66%。以具體產(chǎn)品為例,比如廣州本土的五羊雪糕甜筒,2020年的平均售價為4元左右,但是到了2022年,價格卻已漲至4.5元至5.5元,漲幅為12.5%至37.5%。另一個原因,是平價雪糕的利潤遠低于高價雪糕,在租金整體上移的情況下,部分超市、便利店的老板,也更傾向于能夠帶來更多利潤的高單價雪糕。“商業(yè)用電1.5至2元一度電,必須24小時開著,一臺300升的冰箱一個月的電費都要三四百元,批發(fā)的雪糕單個毛利有時候只有幾毛錢,再加上現(xiàn)在線上一做活動,比批發(fā)價還便宜。”再加上有些雪糕廠商以貼補冰柜電費為誘惑條件,讓超市、便利店主推自家價格更高的產(chǎn)品。所以多種因素疊加之下,這就使得平價雪糕尤其是小廠家的雪糕,被動地在貼近消費者的零售渠道失去了吸引力。在就近過去的夏天,鐘薛高曾二次陷入輿論危機的漩渦之中。一次是6月中下旬開始,鐘薛高以“雪糕刺客”的代表品牌多次登頂各大社交平臺的熱議話題榜單。另一次是隨后的7月份,鐘薛高在室溫下放置1小時不化、打火機燒不化鐘的相關視頻在各大網(wǎng)站瘋傳,引發(fā)一眾網(wǎng)友“討伐”。再往前,“它就那個價格,你愛要不要”的迷惑發(fā)言在全網(wǎng)瘋傳,被刷上熱搜的#鐘薛高是智商稅還是物有所值#,更是讓許多年輕人第一次了解了這個略顯“離譜”的新消費品牌。也正是因為鐘薛高的幾次輿論危機大多與“貴”有關系,所以這也讓其被網(wǎng)友比為了奢侈品皮包——雪糕中的愛馬仕。特別是當“打工人”還在為了三塊、五塊的價格左右搖擺、苦苦糾結時,一向以樸素接地氣著稱的雪糕,搖身一變成了凡爾賽界新的替補,背刺的心情就可想而知。所以在年輕人愛摸魚的知乎等平臺,敲下“鐘薛高”迎頭而來的第一個靈魂拷問,就是“鐘薛高是怎么得罪了年輕人的?”。緊接著還有諸如“鐘薛高賣那么貴是收智商稅嗎?”的質疑……答題區(qū)里,前排的網(wǎng)友也盡是吐槽,仿佛帶著鐘薛高就是一種原罪,但凡有一點贊美就是對平價雪糕的“詆毀”和“不敬”。而如果細扒,在鐘薛高廣被詬病的“價格貴”背后,實際上也有很大一部分聲音是對它到底“值還是不值”的吐槽。畢竟僅是66元一支的鐘薛高厄瓜多爾粉鉆,差不多可以換66根玉米香,或者12支巧樂糍,再或是3盒可樂多……
比如2022年夏天的兩次全網(wǎng)熱議,情緒面上,此起彼伏的批評聲不絕于耳,鐘薛高確實輸?shù)煤軓氐住?/section>但另一方面,如果說是它“不值”也似乎同樣站不穩(wěn)腳跟,因為在不久前的雙十一,鐘薛高又一次奪得了天貓和京東POP冰淇淋品類銷售額的雙料第一。一部分人罵,另一部分人吃,如果數(shù)據(jù)沒有問題,那可能就是,義憤填膺的網(wǎng)友或許根本不是鐘薛高的消費客群。“你不能想喝老母雞燉的湯,卻用雞精的價格要求我。”對于立著“雪糕界愛馬仕”人設的鐘薛高來說,這些年,它向外界展示敢于要高價的最大底氣就是“原料夠硬”。就像此前那支引發(fā)爭議的“66元天價雪糕”,從進口柚子,到號稱比鉆石還要珍稀的天然粉色可可豆原料,甚至是雪糕本身的瓦片造型,在其敘事語言里,鐘薛高一直都沒少向外界強調它的“物有所值”。尤其是在濾鏡堆疊的美圖,和各路KOL博主的溢美之詞之下,在線上鐘薛高更是被打磨成了年輕人的社交貨幣。但是,作為鐘薛高的消費客群,就真的沒有被“收智商稅”嗎?其實也不盡然,盡管在鐘薛高的不少產(chǎn)品中,那些原料的祖籍乍一聽就讓人覺得很高貴,但其實也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能精細地品咋出雞湯和雞精的區(qū)別。而且不但不是如此,甚至鐘薛高這種優(yōu)化自己品牌形象的操作,有時吹捧的故事講多了,也不免會被某些較真的網(wǎng)友扒個底朝天。就像此前鐘薛高在知乎投放了一條品牌特邀提問廣告時,在一眾網(wǎng)紅、大V極盡贊美之詞的回答中,就被網(wǎng)友尷尬的貼出了兩張行政處罰的決議書。在那張決議書中,鐘薛高也被指出了多項虛假宣傳。比如選用的日本藪北茶其實只是國內的散裝茶葉;號稱獲得國際奶酪和乳制品大獎的愛爾蘭陳年干酪,實際上卻沒任何獎項加身……當然吵鬧歸吵鬧,營銷歸營銷,一旦“翻車”犯了眾怒,廣告人出身的林盛自然也知道要修改故事劇本的講法。所以從兩次輿論危機之后,鐘薛高就已經(jīng)在開始著手改變。比如在11月底前后,鐘薛高在發(fā)布2023年新品時,就已對外表示將在新品包裝上標注建議零售價,如柚味酸奶雪糕為16元,提子牛乳雪糕為15元等。不光是明碼標價,而且鐘薛高還推出了價格相對親民的13元一支的“樹上的冰”冰棒系列新品。如今鐘薛高在“親民”的路上更是又朝前邁了一大步——據(jù)媒體報道,鐘薛高將推出3.5元的子品牌鐘薛不高,口味有紅豆冰、綠豆冰、牛奶冰、可可冰。所以相較于動輒十幾塊,五六十塊,甚至是上百塊一支的鐘薛高雪糕,3塊5一支的鐘薛不高也的確變得“良心”了不少,但是不知道這鍋大約雞精價格的湯,是否用了老母雞來燉?